首页

搜索 繁体

第64节(1 / 3)

淮郡距京城路途遥远,送信的护卫哪怕马不停蹄日夜赶路,这会儿只怕都未必能到京城。

“王妃!”

“王妃……”

刘管家和谭砚邦的声音混杂在一起,但喻君酌还在恍惚。这时,他看到一个陌生的面孔走到了他身边,对方不知从哪儿取出一根银针,在他指尖上扎了一下。

鲜红的血珠冒出,痛意传来,喻君酌总算回过了神。

“这是太医院的副院判,蒋太医!”谭砚邦道。

说话间,蒋太医已经被刘管家引着去了后院,喻君酌来不及多问,匆匆跟了过去。

屋内,蒋太医刚给周远洄号过脉,见喻君酌进来忙行礼。

“王妃这两日思虑过重,也未曾好好休息……”

“劳烦太医先替王爷诊治。”喻君酌打断道。

“好,那支袖箭下官已经看过……”

“太医不必费心朝我解释,你只管定夺,凡事以保住王爷性命为先。”

蒋太医闻言终于没再废话,简单朝大夫问了问用药的情况,便写了张方子,又叮嘱了该如何煎药。随后,他取出针包,将银针摆在了榻边。

“下官需要半个时辰,劳烦诸位退避,只留这为大夫辅助便可。”蒋太医开口。

众人闻言不约而同退到了外头,生怕影响了蒋太医发挥。

许是这蒋大夫语气太笃定,喻君酌竟从他的话里硬生生扒拉出了几分希望。

“我不是在做梦吧?”喻君酌坐在廊下,看着指尖上的针孔,问道:“京城离淮郡这么远,你派去的人是怎么把人接回来的?”

谭砚邦道:“王妃可还记得先前因为吃了太多海蛎子流鼻血一事?”

“自然……不会忘。”那是他和周远洄第一次“圆房”的日子,虽然是在马车上。

“当时祁掌柜让祁丰送了大夫过来,说是替王妃调身子。但那个大夫并未诊出王妃心中曾有郁气,王爷担心他医术不精,就给陛下去了条子,让陛下调拨一个医术好的太医来淮郡。”谭砚邦道:“先前王爷毒发,属下太慌了,竟是全然不记得此事了。”

周远洄找皇帝要太医是许久前的事,太医原本就快到淮郡了。没想到昨日正好被去京城送信的护卫遇到,立刻被带回了将军府。

“这回王爷肯定是有救了。”谭砚邦道。

“嗯。”喻君酌点了点头,眼眶又泛起了红意。

没想到赶来救周远洄性命的太医,竟是为他请的。

吓到你了?

喻君酌从来都没觉得自己需要调养, 也从未想过会有人将他的身体状况放在心上,更何况是周远洄?

淮王殿下是个武人,且常年在军中, 怎会有如此细腻的心思?

“王爷在军中待你们都这么好吗?”喻君酌问。

“王爷待我们?”谭砚邦想了想:“如果在战场上快死了,王爷会救人的。”

只要人不死, 王爷才懒得关心他们呢。

谭砚邦很敏锐地觉察到了喻君酌的重点,又解释道:“王爷只对王妃格外关注一些,平日里王妃吃什么喝什么, 王爷都会过问。先前王妃每次生病, 王爷也都紧张得很。”

“是吗?”

“王爷平时连自己都不怎么在意, 从前属下只见他关心过世子。”

喻君酌闻言不由想起了周远洄颈间和虎口的伤疤,他猜想对方身上自己看不到的地方,应该有更多这样的伤。

“王爷手上的伤是怎么弄的?”他问谭砚邦。

“王妃说的是哪一处?”

“就是……这里。”喻君酌指了指自己虎口的位置。

“那道伤好像是迎面被长刀砍了一下,幸好王爷钳住了刀锋, 不然只怕一只手就没了。”谭砚邦说起战场上的往事,话便多了些:“王爷的伤最凶险的还是脖子里那一处, 当时我远远看着, 心都凉了,还以为那一刀下去会要了王爷的命。”

喻君酌没上过战场, 但他能想象到当时的场面有多惊心动魄。

两人在廊下候着,谭砚邦滔滔不绝, 恨不能将自家王爷过去在战场上的高光时刻都朝王妃描述一遍。喻君酌安静听着, 脑海中不断描摹着周远洄浴血奋战时的情形。

直到屋内传来动静, 蒋太医行完了针。

“如何?”喻君酌问道。

“王妃且放心, 王爷暂时性命无碍。”

听了这话,在场的人无不松了口气。

“那王爷什么时候能醒?”喻君酌又问。

“这个不好说,下官虽然也解过一些毒, 但这忘川之毒乃是东洲三大奇毒之一,没有解药无法彻底解毒。”蒋太医道:“万幸王爷的伤口是在手背上,且伤得不深,中毒后府里的大夫又替王爷放过毒血,否则别说是下官,就是整个太医院的人都来了,只怕也束手无策。”

喻君酌一颗心刚落下,闻言又提了起来。

“可是东洲人说忘川没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